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为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 B.地形 | C.降水 | D.洋流 | 
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
| A.逐渐增大 | B.先减小后增大 | 
| C.逐渐减小 | D.先增大后减小 | 
图11表示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4—25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若该山地山麓的夏季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000米 | B.2000米 | 
| C.3000米 | D.4000米 |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生活条件优越。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伊拉克社会混乱,经济倒退,约有八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逃难和流离失所状态,导致中东地区出现了近五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2-23题。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 A.经济因素的迁移 | B.社会文化因素的迁移 | 
| C.生态环境的迁移 | D.政治因素的迁移 | 
迁往其他国家的难民会对被迁入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难民的迁入会对该国的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 
| B.难民可以创造一定财富,会大大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 
| C.难民的安定需要一定的扶持,这样会增加被迁入国的负担 | 
| D.对于难民的管理,会有困难 | 
图中能正确反映聚落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8-20题。
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 | B.1.5% | C.4% | D.3% | 
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种模式()
| A.“高-高-低” | B.“高-低-高” | 
| C.“低-低-低” | D.“高-高-高” | 
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 | 
| B.实行计划生育 | 
|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 
| D.加大教育投入 |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无焰的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读上文回答15-17题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 A.暖锋过境 | B.冷锋过境 | C.准静止锋过境 | D.气旋过境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气团控制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的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分是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熅”,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熅”,将大气直接熏暖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