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读“我国2000 年及2008 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①鄂 ②湘 ③冀 ④晋 ⑤陕
A.①② | B.②③ | C.⑤④ | D.②⑤ |
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 粮食生产大幅增加 ② 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突出
③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④ 农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下列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B.私人小轿车的普及及高速公路的建立 |
C.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
D.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城市 |
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9~10题。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关于人口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
B.“民工流”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
C.出国旅游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
D.国际难民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 |
下表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引起该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资源 | B.资源、政策 | C.政策、经济 | D.气候、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