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区别开胶体、浊液和溶液
B.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最终使胶体发生聚沉形成沉淀物
C.一般的,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某些离子而带电荷,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 g 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ol·L-1、V1L HCl溶液中,产生b g H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 mo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铝为 (24b-a)/9 mol
B.C1=C2V2/V1
C.d=a+17b
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C1V1-b)mol

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增塑剂DCHP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邻苯二甲酸酐的二氯代物有3种
B.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C.DCHP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 DCHP最多可与含2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反应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工业上常用直接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反应
原理解释
A.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B.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锡比锌活泼
D.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该反应△H>0,△S<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