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欲配制1000mL 0.1mol·L-1的盐酸,将稀释后的盐酸溶液全部转移到未经干燥的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2cm时,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
| B.将准确量取的18.4mol·L-1的硫酸10mL,注入已盛有30mL水的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即可制得100mL稀硫酸 |
| C.仰视容量瓶刻度线,看到液面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刻度线以上的溶液 |
| 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有滤纸的天平托盘上,精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等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
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Mg2+、SO32- | B.Mg2+、CO32-、I- |
| C.Al3+、SO32-、I- | D.Al3+、Br-、SO32- |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3Fe2++2S2O32-+O2+xOH-
Fe3O4+S4O62-+2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每转移1.5mol电子,有1.125mol Fe2+被氧化 |
| B.x = 2 |
| C.Fe2+、S2O32-都是还原剂 |
| D.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电子2mol |
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⑧、⑨对应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
| B.⑥的氯化物的熔点比⑦的氯化物熔点低 |
| C.元素⑩处于常见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B族 |
| D.①分别与③、④、⑤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
| B.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
| C.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
| D.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
关于漂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氯气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可制得漂粉精 |
| B.漂粉精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可生成氯气,加入稀盐酸不反应 |
| C.用pH试纸测试可知漂粉精溶液呈碱性 |
| D.漂粉精在空气中会变质,并且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