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 |
10 |
40 |
44 |
反应后的质量/g |
22 |
待测 |
56 |
10 |
(1)当反应后乙物质的待测质量为 g,则乙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该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 。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
(1)在氯化氢、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用化学式填空)
(2)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甲图中x的数值是,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表:
这里Ca、K、Zn、F是指(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1)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1个氮气分子;②2个亚铁离子;
③3个硫酸根离子;④海水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2)在H、O、C、S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 能形成“酸雨”的氧化物; ②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
④ 用于灭火,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⑤ 人类理想的气体能源;⑥ 实验室用于制氢气的酸.
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实验室制取”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应选图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NH3(极易溶于水)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有毒气体SO2时,常采用③收集装置,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字母)端通入。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
②两个铜原子__________;
③碳酸钙中钙元素呈正二价 __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
⑤氯离子 ____________。
试选用
A.金刚石 |
B.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硫 |
D.食盐 |
E.石墨
F.甲烷
G.活性炭
填写下列空白(填序号字母)
(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 ;
(2)用作刻划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
(4)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