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住宅、工业 B.工业、商业、住宅
C.住宅、工业、商业 D.商业、工业、住宅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图乙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XY的含义分别是:

A.①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B.②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C.③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D.④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地中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导致该区域东部、西部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或8月
B.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

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干季较不明显 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C.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上游修建水库

图中甲乙两地,每逢圣诞节两地日出时刻同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一年中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

A.三个月 B.一个半月 C.半个月 D.一星期

甲乙两地日出时刻同步半年后,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益阳市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向西流
C.甲地正值干季
D.新疆的牧民正在天山山顶牧场放牧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自转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完成下列各题。

M点的纬度可能是:

A.70° B.66.2° C.57° D.44°

若图中日期为2日和3日,则北京时间是:

A.2日2时40分 B.2日21时20分
C.3日2时40分 D.3日20时2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