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至公元前3世纪定位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他认为其主题是“人类精神的觉醒”。“人类精神觉醒”就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用理智的方式(批判式、辨证式)、道德的方式(强烈的社会意识、自我约束)来面对这个世界。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一届人大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C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同点
①思想源泉都来自于西方②都包含改造社会的内容③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④都反对封建主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中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
①外国资本操控市场 ②国民政府征收重税③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 ④民族工业空前艰难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