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下图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图片, 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或教士都重。它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A.教会内部分裂,出现的新教会
B.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肯定《圣经》的权威
D.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该材料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有法律就有自由 B.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普罗泰戈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它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
B.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
C.他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
D.他重视人而怀疑神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的被发现时代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文艺复兴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