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
| B.英国棉织业率先采用机器和工厂制,提高了棉布产量 |
| C.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
| D.工业革命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棉布成为低档商品 |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且溉且粪,长我禾黍”④“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民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最高 | B.产品仅供国内消费 |
| C.生产形式以大作坊生产为主 | D.生产技术主要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 |
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仪式差别,其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的影响 | B.封建制度的存在 |
| C.小农经济的制约 | D.佛教文化的浸润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 A.董仲舒《春秋繁露》 | B.顾炎武《日知录》 |
|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 A.理学重文轻技的特点 | 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
| C.理学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 | D.理学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