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
A.权力重心在宦官 | B.外朝受内朝牵制 |
C.皇权逐步加强 | D.三省制已具雏形 |
从下列近代中国人根据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②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③革命派大力弘扬民权④民主政治得以实现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同盟会要求所有会员都“矢忠矢信”地遵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事实上,光复会只着重“种族革命”,怀疑“民权主义”;同盟会的重要分支共进会把“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同盟会的重要成员宋教仁也认为“平均地权”理想太高。对上述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缺乏权威的领导核心 |
B.从某方面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
C.反映了同盟会内部实际上存在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 |
D.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
D.“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