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

A.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 B.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
C.对美国冷战政策不满 D.反对欧洲共同体

二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目的”的措施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缔结关贸总协定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A.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C.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
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败后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一战期间,列宁曾撰文指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其主要意图是

A.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 D.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里的“特殊措施”是指

A.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工资
B.由工人接管并运营被原主人放弃的企业
C.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D.专门成立管理经济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