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①是 ,此过程既需要 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 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 。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的一些生理特征,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下图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a~b段可以看出,限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类胡萝卜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
(2)图中i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 。
(3)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释放速率为0.6μmol·m-2·s-1,则g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速率为 μmol·m-2·s-1。
(4)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置换。在用该植物的绿叶做“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 的颜色相似,呈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
(5)该植物收获后的果实可以采用 (填植物激素名称)进行催熟。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例为1:3.1:11,研究者用生长素处理该植物细胞后,细胞内这些物质含量比例变为1:3.1:21.7。据此分析,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
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是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为探究b1、b2、b3、b4之间的显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回答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若让(2)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2013年8月18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的“大红袍1号”和“正山小种1号”等茶种顺利移交给武夷山茶叶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进入了基地的培育与筛种阶段。这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茶种发生了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了_________。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的个体品质好、产量高,这说明了变异是_________。
(2)下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转运缬氨酸的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_____________。
(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常会受到机体或细胞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图甲表示某种反射弧中的部分调节过程,图乙表示突触后膜上A、B、C三处受到某种刺激后的相关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
(1)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以______形式传导,在体内兴奋传导的方向是______(填“单向”或“双向”)
(2)图乙中a段表示______电位.图甲中,运动神经元1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符合图乙中的______(A/B/C)处;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使______(阴/阳)离子内流,此时膜外为______(正/负)电荷,膜内外两侧电位差______(增大/减小);出现图乙中C处的原因可能是细胞______(内/外)液中阳离子浓度减小.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细胞收缩.“肉毒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结合图解和有关知识分析,“肉毒毒素美容”后的症状是:______.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研究者用含18O2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3)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一”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___ _编号组实验。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 ________。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 (“不”或“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