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竖直且处于平衡状态 |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会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也相等 |
(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
,把
作为弹簧的伸长量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像中的( )
(3)另一名同学在做“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测出弹簧的总长度
,改变外力
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
与弹簧总长度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Ω,R2=2Ω,R3=3Ω,在A、B间接电源,S1、S2都打开,此时电阻R1、R2、R3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P3=;当S1、S2都闭合时,电阻R1、R2、R3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P'3=。
在图所示的8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1=12Ω,其余电阻值未知,测得A、B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R1换成6Ω的电阻,A、B间总电阻变成Ω。
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氢原子中的电子以速度v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运动,用e表示电子的电量,则其等效电流的电流强度等于 。
在其他能源中,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地区适应性强的优势,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为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理核能。
(1)核反应方程式
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n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为X的个数,则X为________,
=__________,以
、
分别表示
、
、
核的质量,
分别表示中子、质子的质量,c为光的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则在上述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
(2)有一座发电能力为的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
.假定反应堆中发生的裂变反应全是本题(1)中的核反应,已知每次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
求每年(1年=
.
如图11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___一些。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