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本诗让我们看到一个的诗人,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尾联中诗人的形象描绘出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分别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2)试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两个突出特点。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宋)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首诗用哪些景物展示了暮春时节的美景?
三、四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其中包含着游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