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
A.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
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 |
C.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
D.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
下图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科举制 |
某授课外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双休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了下列四幅历史图片,请你为其拟订一个恰当的研究主题()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变化过程 |
C.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D.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
俄国革命家托洛获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咀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9年、1954年 |
B.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
C.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
D.标志着共和制在法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
1882年,日本政要伊藤博文赴欧考察各国宪政,对某国某部宪法大为赞赏。回国后,他以此部宪法为蓝本,组织起草井主持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借为“蓝本”的应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 B.美国的1787年宪法 |
C.德国的1871年宪法 | D.法国的1875年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