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l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l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
|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
| 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
| D.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说明,利之所在,商之所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下列材料不能直接反映这一社会现象的是
| A.商人之四方,市贾信徙,虽有关粱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 |
| B.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
| C.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 D.客行田野间,比屋皆用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
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B. C. D.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二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
|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人们各自放弃其仲裁权并把它转交给一个中间人(指公共权力机关);同时保留其生命、私有财产。中间人若侵犯其生命财产,人民有权推翻他。中间人同其余社会成员是一种契约关系。
——洛克《论政府》(1690)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的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一日本学者在2004年对中日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日战争的认识,90.6%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侵略战争,在日本青年学生中持同样看法的为66.5%;在回答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神社这一问题时,64.8%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军国主义的象征,而71.3%日本青年学生则认为是祭奠战死者的神社。材料表明中日两国学生对上述内容存在历史观念上的差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灌输反日教育 |
| B.日本政府长期忽视历史教育的结果 |
| C.部分中国青年忘却历史、日本青年扭曲历史 |
| D.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复活军国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