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极端全球主义者 |
新在 何处 |
突出特征 |
国家政府的权力 |
历史 轨迹 |
总的观点 |
全球 时代 |
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 |
衰落或者削弱 |
全球 文明 |
民族国家的终结 |
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200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不足1%,而今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提高到8%以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包括()
①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牺牲了农民的部分利益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一位学者写道:“留在人们记忆里、口碑里的,每逢校庆就会被着意描述的‘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早已是北大人的一个美丽的梦。”今天人们怀念“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其原因有
①当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②是《新青年》最早的创办地点
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④是发布“尊孔”号召的基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①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②新建立的国际组织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
③欧洲中心地位动摇,大多数国家成了债务国
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 面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没有苏联首脑出席的是
A.开罗会议 | B.德黑兰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议 |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
C.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 |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