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议决”,或仅仅是“人民议决”,……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只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世界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划线部分的内容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征?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雅典民主政体包含哪些政权机构?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存在和运行靠什么来维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联合国的创立是国际组织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由此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组织在战后四十多年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与规模急剧增长,其数量爆炸性增长,成为当代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钱平《国际组织法》
材料二: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积极广泛地参与了国际组织的活动。进入90年代后,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已有六百多个,其中政府间组织七十余个。国际组织是世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国际组织的活动又促进了世界的整体化发展。
——梁西《国际组织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大量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原因。

(15分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15分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述日本“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在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中“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配置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见图)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l0月14日)
材料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一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初)
材料四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造成这一效应的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至少答出三个要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原本计划以怎样的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材料三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我国经济“濒于崩溃”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信息,你怎样认识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全球化的起点,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碰撞冲突、相互影响渗透乃至交融互动的历史大幕由此在人类共同发展的大舞台上拉开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①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扬开始出现。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仝球,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珠化的方向发展。
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美国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和政治科学罗西瑙教授认为从工业主义向后工业主义秩序的转变正在改变全球人类的状况。因此他证明人类已经脱离国际政治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民族国家占据着世界舞台——而后国家政治学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时代民族国家必须于国际组织,跨国合作和跨国运动共享世界舞台。国家因此不再是世界事务的主要单元。
材料三:

(1)请按材料一所提供的例式,补充完整经济全球化的第二阶段。20世纪上半期,在被动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甘地与孙中山所作出的回应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哪些史实可以用于证明于这一论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