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权力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宋代君主专制程度高于唐代 |
1773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与这一机制的形成最直接相关的是
A.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 | B.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D.英国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 |
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
A.英国的伦敦 | B.法国的巴黎 |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 D.意大利的威尼斯 |
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这一“奇迹”主要是指
A.西欧成为世界中心 |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C.开辟欧亚海上航路 | D.世界初步连为整体 |
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
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 | 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崛起
A.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 B.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
C.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D.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