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当满洲入主中原时,明将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抗击荷兰,并收复台湾;郑经经营台湾大有发展,后参与三藩之乱;郑克塽遣使诸军前请降,台陆统一。对以上四人所为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郑芝龙站在地主阶级立场,降清有勇有谋
②郑成功维护了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民族英雄
③郑经发展台湾,分裂祖国,有功有过
④郑克塽毅然回归,顺应历史,有功于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
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
C.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
D.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天朝田亩制度》最相似的共同点是( )
A.所有制形式引起农民不满 |
B.都超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C.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
D.引起农民的不满和反抗 |
鸦片战争后的对外“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其本质区别在于( )
A.开放的对象 | B.开放的方式 |
C.开放的前提 | D.开放的区域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
D.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
A.江苏 | B.安徽 |
C.福建 | D.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