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萘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请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一定           的萘乙酸溶液5份,编号为1-5。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 5等份;
第二步:将5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 l-5号 NAA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或长度)进行观察记录。
(1)配制的NAA溶液浓度应依次为范围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
(3)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植物有高茎和矮茎,分别由A和a基因控制、宽叶和窄叶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
1、某基因型为AaXbY个体,产生一个AaaXb精子,则与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
A.AY  AY  aXb                 B.AaaX Y  Y        
C.AXb   Y  Y                  D.Xb    AY   AY
2、用31P标记该植物体细胞(含1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1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                       B.10条   
C.大于0小于1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3、某同学将杂合的高茎雌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与正常的矮茎雄性杂交,则子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  )
A.3:1         B.5:1         C.1:1         D.4:1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
(1)、组成细胞的元素,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______元素。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生物大分子以_________为骨架,由许多________连接成多聚体。

下图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错误的标号,并写出正确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__________。
(4)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特有的结构是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组成和功能的问题:
(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可能是( )

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蔗糖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2)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________。
(3)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

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胰岛素浓度也偏高。出现这种生理缺陷的原因科学家认为有两种:第一,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刺激反应不敏感。第二,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变化反应不敏感。现以过度肥胖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大鼠生理缺陷是否有作用,进行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过度肥胖大鼠40只、阿司匹林药剂、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实验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
(1)请完善实验步骤:
①设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10只过度肥胖大鼠为一组。
②给处理组大鼠注射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药剂,对照组大鼠注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
③给4组大鼠都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然后每隔30分钟测定大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共测定5次,得到结果如图。

(2)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大鼠的体重不尽相同,则每只大鼠的阿司匹林药剂注射剂量应按照公式计算。
②实验过程中每次要测定只大鼠的血糖浓度。
③实验开始前(0分钟时)测定大鼠的血糖浓度,其作用是
④在绘制上述曲线之前,要对每次测得的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⑤从结果分析得知,阿司匹林
⑥若给健康大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则大鼠的血糖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会随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曲线表示两者的大致变化趋势。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1分析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Ⅴ-2带有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甲病的致病基因控制性性状,为了确定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根据电泳结果,可判断出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4)请根据以上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生出一个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②若V-3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