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
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
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
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
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都是1:2 |
C.GH段所有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
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
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
下图一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二中能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是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下CO2吸收量(mg/h) |
1 |
1.8 |
2.5 |
3.2 |
3.7 |
3.5 |
3 |
黑暗O2吸收量(mg/h) |
0.5 |
0.75 |
1.0 |
1.5 |
2.3 |
3 |
3.5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开始减少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在30℃-35℃间的某温度时会相等
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
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 |
C.c-d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
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