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伽俐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哪个过程是他的探究过程( )
|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 B.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 C.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 D.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奥斯特第一个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的磁感线方向 |
| B.欧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 C.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的规律 |
| D.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首先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
如图,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最分别为qA和qB,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θ1与θ2(θ1>θ2)。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vA和vB,最大动能分别为EkA和EkB。则 ( )
| A.mA一定小于mB | B.qA一定大于qB |
| C.vA一定大于vB | D.EkA一定大于EkB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相同规格的三个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1的电阻为12 Ω |
|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通过灯泡L2的电流的2倍 |
| C.灯泡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
| D.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 |
如图甲所示, 在x轴上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Q1、Q2,其中 Q1带正电处于原点O.现有一个正电荷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只受电场力作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q经过a、b两点时速度分别为va、 vb.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Q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 1 |
| B.b点的场强比a点的场强大 |
|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
| D.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小孔处(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 |
| B.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 |
C.从t=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也可能打到右极板上 |
D.从t=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打到左极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