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相同规格的三个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1的电阻为12 Ω |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通过灯泡L2的电流的2倍 |
C.灯泡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
D.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为欧姆表原理图,电池的电动势E=1.5 V,G为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 μA。当调好零后,在两表笔间接一被测电阻Rx时,电流表G的指针示数为50 μA,那么Rx的值是( )
A.7.5 kΩ
B.22.5 kΩ
C.15 kΩ
D.30 kΩ
如图所示,直线I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II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A.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 |
B.电阻R的阻值为1![]() |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W |
D.电源的效率约为66.70% |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S极 |
B.磁场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点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 |
C.沿磁感线方向,磁场逐渐减弱 |
D.在磁场强的地方同一通电导体受的安培力可能比在磁场弱的地方受的安培力小 |
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形十分相似,现将多用表转换开关拨到R×100 Ω挡,分别测它们的正负电阻加以鉴别:
测甲元件时,R正=R反=0.5 kΩ;
测乙元件时,R正=0.5 kΩ,R反=100 kΩ;
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100 kΩ上.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 )
A.电容、电阻、二极管 |
B.电阻、电容、二极管 |
C.电阻、二极管、电容 |
D.二极管、电阻、电容 |
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 Ω,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学生接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
B.电流表接线有错 |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
D.电压表接线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