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少孤,育于叔父。其贵也,不知其母姓。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时陕西贼入河南,图怀庆。廷议令良玉将昌平兵往剿,大指专办河南。会贼寇修武、清化者窜入平阳,因檄良玉入山西御之,颇有斩获。时曹文诏将陕西兵,帝令良玉受尚璟节制,与文诏同心讨贼。
良玉之起由侯恂。恂,故东林也。马士英、阮大铖用事,虑东林倚良玉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筑板矶城为西防。良玉叹曰:“今西何所防,殆防我耳。”会朝事日非,监军御史黄澍挟良玉势,面触马、阮。既返,遣缇骑逮澍,良玉留澍不遣。澍与诸将日以清君侧为请,良玉踌躇弗应。
崇祯初,屡迁四川副总兵,与侯良柱共斩安邦彦。京师有警,率六千人勤王,共复遵、永四城。加署都督佥事,世荫千户。寻擢总兵官,镇守遵化。战喜峰口及洪山,并有功,进秩为真。五年春,叛将乱登、莱,王洪等无功。玘自请行,命为援剿总兵官,与洪及刘国柱御贼沙河,战相当。已而遁走,贼乘之,大败。寻与诸将金国奇等复登、莱二城,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十一年正月,良玉与总兵陈洪范大破贼于郧西。张献忠假官旗号袭南阳,屯于南关。良玉适至,疑而急召之,献忠逸去。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未几,请降,良玉知其伪,力请击之,文灿不许。
十五年四月,自成复围开封,乃释故尚书初荐良玉者侯恂于狱,起为督师,犒良玉营将士,激劝之。良玉及虎大威、杨德政会师朱仙镇,贼营西,官军营北。
十七年三月,诏封良玉为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命给事中左懋第便道督战,良玉乃条日月进兵状以闻。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恸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炮断江,众乃定。
选自《明史》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檄良玉入山西御之檄:檄文 |
B.良玉适至适 :恰好 |
C.贼营西营:扎营 |
D.良玉乃条日月进兵状以闻闻:使……闻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
B.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
C.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
D.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良玉少时多舛,成年后显贵。他小时候父亲就死了,连母亲的姓氏都不知道,被叔父养育大。后被封为宁南伯,父子世代得以把守武昌。 |
B.左良玉受人提携,能善待部下。他因侯恂的推荐而做官,尤其是削职回乡后,侯恂推举他做了副将。他善于安抚士兵,能得到他们的欢心。 |
C.左良玉骁勇善战,每战都建功。他作战勇猛,屡建奇功,曾以副将身份率军战于松山、杏山,功劳评定排第一。在郧西与陈洪范也大败敌军。 |
D.左良玉尽忠报国,且很有智谋。他为朝廷尽心尽职,常年在外征战,京师沦陷后仍忠心不改。张献忠假装投降时是良玉识破了他的诡计。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朝事日非,监军御史黄澍挟良玉势,面触马、阮。
译文:
(2)乃释故尚书初荐良玉者侯恂于狱,起为督师,犒良玉营将士,激劝之。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木八剌,字西瑛,西域人,其躯干魁伟,故人咸曰“长西瑛”云。一日,方与妻对饭,妻以小金鎞①刺脔肉②,将入口,门外有客至,西瑛出肃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无觅金鎞处。时一小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陨命。
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鎞也,与朽骨一块同坠。原③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而含冤以死。
哀哉!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选自《南村辍耕录》
①金鎞:金钗②脔肉:切成块的肉③原:推求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置器中,起去治茶
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B.①乃向所失金鎞也 ②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已 |
C.①故带而去 ②单于视左右而惊 |
D.①而含冤以死 ②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选自《搜神后记》
①周章:急得绕圈子。 ②周旋跬步:周围半步之内。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尔,便不相出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此狗见与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
B.①生因暗行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境湖月 |
C.①以狗相与 ②眄庭柯以怡颜 |
D.①乃语路人云 ②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后闻常止巢于官道陇树之末,凡吴商驱车入秦者,鸣于巢外,问曰:“客还,见我段二郎安否?”悲鸣祝曰:“若见时,为道鹦哥甚忆二郎。”
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①,事在熙宁六七年间。
选自《玉壶清话》①高虞晋叔:人名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C.不拘于时,学于余 |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段生以事系狱②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
B.①乃特具车马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C.①凡吴商驱车入秦者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D.①为道鹦哥甚忆二郎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 |
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
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①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唐语林》①比:并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因”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碌碌因人成事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D.振声激扬,伺者因此知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②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
B.①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
C.①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
D.①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②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