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在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指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应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申报》评论:“巴黎和会之始,我们多闻所谓的‘公正的胜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权利’,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是注定要失望的。让国人今天知道,一劳永逸的是自力更生。如不是国人抛弃了自己的利益,谁能侵犯它们?”此后中国出现了

A.甲午中日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A.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B.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孙中山在1923年提出:“人民有县自治以为凭借,则进而参与国事,可以绰绰然有余裕。与分子构成团体之学理,乃不相违。苟不如是,则人民失其参与国事之根据,无怪国事操纵于武人及官僚之手。”孙中山认为民主政治推行的关键是

A.实行地方自治 B.分阶段逐步展开
C.直接参与国事 D.保障人民的权利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