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37℃水浴;pH=8
2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0℃水浴; pH=8
3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0℃水浴; pH=1.5

(1)若将1、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该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             
(2)若将2、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该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            ,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              
(3)根据已有知识作答,如果将0℃水浴、pH=8环境下的胃蛋白酶移至37℃水浴、pH=8的环境中,相比较于之前,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填较高、较低或不变);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内,图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图②过程是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将核糖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α链。
(2)细胞内酶的合成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经过图③过程。
(3)假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______________。
(4)细胞中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的活性降低,还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__________。基因除了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注意避开大叶脉),抽出小叶圆片内的气体,并在黑暗处用清水处理使小叶圆片细胞间隙充满水,然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富含CO2溶液的小烧杯中,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得各组小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平均时间,将记录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1。

(1)与a浓度相比,b浓度时小叶圆片叶肉细胞的类囊体薄膜上[H]的生成速率_______ (填“快”、“相等”或“慢”),此时小圆片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2)当CO2浓度大于c时,随着CO2浓度的增大,小叶圆片中有机物的积累速率________(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3)另取若干相同的小叶圆片分别置于溶液CO2浓度为a的小烧杯中,选用40W的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保持相同且适宜),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曲线(X1>0)。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限制B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C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时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

为了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三种微生物提取液(提取液中淀粉酶浓度相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ml)
2
2
2
A
pH=8缓冲液(ml)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ml)
1
1
B
1
甲生物提取液(ml)
C



乙生物提取液(ml)

D

丙生物提取液(ml)


E
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总体积(ml)
3.8
3.8
3.8
3.8
滴加等量的碘液
实验结果
颜色深浅程度
++
-
+
F
注:“+”显色,“+”越多显色越深;“-”不显色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的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科学家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该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属于 (生物工程)的范畴。
(2)图示过程是根据预期的 ,设计 ,最终必须对 进行操作。
(3)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 (从免疫角度考虑)。
(4)上述过程中对科学家来说难度最大的是

【生物技术实践】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氮源来自____________。
(2)筛选和纯化酸性脲酶生产菌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对同一浓度的酸性脲酶生产菌稀释液,分别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前者的数量_____(多于/等于/小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用海藻酸钠固定含酸性脲酶的细菌时,应将海藻酸钠溶液和细胞混合滴入溶液中。右表是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形成的凝胶珠状况,从表中看出,海藻酸钠的浓度应选用____________g/dL。若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海藻酸钠质量浓度(g/dL)
凝胶强度
凝胶气泡量
成球难度
凝珠形状
1.0

没有
较易
扁圆形
2.0

少量

圆球形
3.0

较多
稍难
有托尾
4.0

大量

难成球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