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量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a 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是能够相对稳定的,这种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内环境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

(16分)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
(1)小鼠毛色的黄与灰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和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
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①萨顿运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控制小鼠尾型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②在小鼠毛色遗传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若让F1中黄毛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黄毛鼠的比例为
③父本的基因型是,F1中黄毛尾弯曲雌鼠的基因型是
(2)已知小鼠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 b)位于X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将一个外源DNA片段导入到母本的体细胞中,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短尾雌鼠。该外源DNA片段插入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多种可能,右图表示了其中2种。(说明:插入的外源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外源DNA片段时基因B不表达,但基因b的表达不受影响。)

①基因工程的“剪刀”和“针线”分别是指
②为确定转基因小鼠外源DNA片段插入的具体位置,让该转基因小鼠与非转基因短尾
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请作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预期(只考虑尾长的遗传且不考虑交叉互换)。
a.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该外源DNA片段插入的具体位置属于第1种;
b.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则该外源DNA片段插入的具体位置属于第2种。

(10分)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呼吸类型)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在发酵获得葡萄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出汁率,可以使用果胶酶,它可以将果胶分解为
(3)酵母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现要将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
这种培养基叫培养基,该实验中使用的试管、接种环和可放入干热灭菌箱中灭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取0.2mL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了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200、 180、 22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个/mL。该统计结果(低于/高于)实际值,原因是

(8分)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生理过程,①~⑦表示物质,甲、乙表示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l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1分析,甲、乙两种细胞器分别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用图中数字表示)。
(2)在图1中,若物质⑦为02,则其在细胞器甲中的产生部位是,在细胞器乙中被利用的场所是
(3)从图2分析,该植物在℃时呼吸作用最强,15℃时实际光合速率为(mg/ cm2.h)
(4)分析图2可知,该植物在14℃条件下,若经过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一昼夜可积累有机物mg。能使有机物积累量增加的措施是

(14分)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都发生了变化。下图是比赛中运动员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在【】中填字母,在上填文字)

(1)看到对方发球时,运动员精力集中,下丘脑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激素,该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激素分泌,进而促使激素Y分泌增多,代谢增强。
(2)比赛中运动员频繁跑动时,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项/双向)传导。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进一步引起更多神经元的兴奋,最终导致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声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下丘脑中的_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还可以通过放松的方式缓解肌肉细胞中 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从比赛场地进入温度较低的休息室时,运动员体内激素Y的分泌量会 _
(4)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跳加快,是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 _的特点。
(5)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V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此病在网球运动员中较为多见。EBV病毒病毒进入人体后的免疫过程中,病毒经过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刺激T细胞分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