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认电解质溶液X的成分,某同学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
I |
II |
实验一 |
![]() ![]() |
![]() |
编号 |
III |
|
实验二 |
![]() |
常温下有浓度为0.1mol/L、体积为VL的氨水,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如图的滴定曲线,其中d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对应溶质的化学式和溶液的pH如下表,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
溶质化学式 |
溶液的pH |
c (NH4+)>c (OH-)>c (CI-)>c (H+) |
① |
>7 |
② |
③ |
=7 |
④ |
NH4Cl |
⑤ |
(2)该温度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数值约为____________。滴定过程中所用盐酸的pH=____________。
(3)若取该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d点溶液,向其中滴加0.1VL某浓度的氨水后溶液呈中性,依(2)中计算结果计算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moI/L。
(1)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M、N为外电源的两个电极)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_________腐蚀。请写出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②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时,两极均有气体产生,则铁电极为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设想,用如图2所示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钠。
①B出口导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出口____________(填“A”、“B”、“C”或“D”)导出。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_____(填“>”、“<”或“=”)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又可制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 C · mol-1,列式计算),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__________L(标准状况)。
在苹果、香蕉等水果的果香中存在着乙酸正丁酯。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丁酯。实验步骤如下:
(一)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①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5mL(0.15mol)正丁醇和7.2mL(0.125mo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
按下图所示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
②打开冷凝水,圆底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不断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的水的体积。
(二)产品的精制
③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先用10 mL的水洗涤,
再继续用10 mL10%Na2CO3洗涤至中性,再用10 mL 的水洗涤,最后将
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④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50 mL 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124~126℃的
馏分,得11.6g产品。
(1)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冷水应该从冷凝管___________(填a或b)管口通入。
(3)步骤②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
(4)产品的精制过程步骤③中,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洗涤完成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置入锥形瓶中。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又名大苏打、海波,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实验室常以硫化钠(Na2S)为原料制取Na2S2O3。
实验项目I:工业级硫化钠的纯化。
本实验对Na2S的纯度要求较高,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将工业级的Na2S提纯。
已知:Na2S常温下微溶于酒精,加热时溶解度迅速增大,杂质不溶于酒精。提纯步骤依次为:
① 将已称量好的工业Na2S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酒精和少量水;
② 按图1所示连接仪器,水浴加热;冷凝管的作用是 。
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的方向是从 口进水(填“a”或“b”)。
③ 待烧瓶中固体不再减少时,停止加热,将烧瓶取下,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
④ 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冷却结晶,过滤;
⑤ 将所得固体用少量 (填试剂名称)洗涤,干燥后得到Na2S·9H2O晶体。
实验项目II: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制备步骤依次为:
① 称取一定质量的硫化钠晶体和碳酸钠固体,溶于水,转移至三颈瓶中;
② 按图2所示连接仪器,并在各仪器中加入相应的试剂,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生成的气体较均匀地通入三颈瓶中,并用电磁搅拌器不断搅拌;仪器A的名称为 。
写出三颈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 随着气体的通入,逐渐有浅黄色的硫析出,继续通入气体至溶液pH接近7,停止通入气体,取下三颈烧瓶,过滤;实验过程中若未及时停止通入气体可能产生的后果为 。
④ 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待 时,停止加热,冷却,过滤,即得Na2S2O3·5H2O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