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公孙鞅(即商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置礼。”
材料二: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                                        
请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商鞅变法。
(2)你如何理解商鞅的个人命运与秦国的国家前途问题?
(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指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l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四中提到了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吕秀莲就更无耻了。l995年4月吕秀莲前往日本马关的青帆楼,发表媚日演说为日本侵略者叫好。吕秀莲说:‘中国割让台湾是不幸中的万幸,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幸福……’”。
材料二:现在,到东交民巷还能看到一座碉堡的部分残存,还能看到“赫德路”路牌,还能看到部分界墙残段,还能看到残存的英国兵营马厩内的拴马铁环,还能看到德国兵营内的地下牢房……这些打着半殖民地印记的建筑遗存,就像是一部打开的近代史教科书,警示我们牢记过去、奋发图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吕秀莲所说的“中国割让台湾”出自哪个条约?此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在东交民巷能够看到的历史遗迹最早在什么事件之后?当时关于东交民巷的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3)与材料一、二内容有关的事件对于中国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我国近代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4)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5)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
(1)“他”在鸦片战争中坚守虎门炮台,最后以身殉国——
(2)“他”发动金田起义,创建太平天国,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3)“他”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甲午海战中舍生忘死,以自舰撞敌舰,舍生取义——
(4)“他”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一
(5)“他”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