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退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A.氯气 | B.次氯酸根 | C.次氯酸 | D.氯化氢 |
己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W(g)+Z(g)△H<0(Y物质易被液化)。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若W为有颜色的物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变浅 |
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比逆反应率增大程度小 |
C.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离出Z,正反应速率加快 |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已知n为能层序数,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各能层含有电子数为2n2 |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l |
D.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某物质溶液的pH>7,则该物质一定是碱或强碱弱酸盐 |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
C.两种amol/LNaX溶液和bmol/LNaY正盐稀溶液,若a>b,测得c(X-)=c(Y-),可推出溶液中的c(HX)>c(HY) |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
某化工生产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过程I没有使用催化剂,过程Ⅱ使用了催化剂,则可判断催化剂除了能改变反应速率外,还可以改变的是()
A.反应物的状态 | B.反应的完成程度 | C.生产能耗 | D.反应热效应 |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中性溶液中:K+、Al3+、Cl-、SO42- |
B.Al3+、NO3-、Cl-、CO32-、Na+可以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
C.0.1mol/LNaAlO2溶液:HCO3-、Na+、SO42-、Cl- |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