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选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
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成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的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D.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他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
C.人而不仁,如礼何?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