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年)的代表作《中国经典》中说:“自古老的封建帝国消亡,秦建立专制国家始,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革命,而只是统治者和朝代的更替……在西方人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已经存在了大约2000多年的旧事物向将会变革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理雅各的观点是
| A.秦建立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再没有出现革命 |
| B.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场进步和正义的革命 |
| C.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
| D.秦的专制制度取代分封制导致中国的落后 |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 A.民主共和 | B.贵族共和 | C.君主立宪 | D.君主专制 |
“(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
| A.文艺复兴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
| B.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进步 |
| C.宗教改革抨击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 |
| D.启蒙运动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 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 B.反对宗教信仰 |
| 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 | D.支持废除基督教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
|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
|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
|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 A.普罗塔戈拉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