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 |
B |
与A元素同周期,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
C |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
D |
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578KJ/mol,I2=1817KJ/mol,I3=2745KJ/mol, I4=11575KJ/mol |
E |
常温常压下,E的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F |
F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
(1)A、B、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F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AE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 。
(3)写出D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B形成的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它属于 晶体。B的最简单氢化物容易液化,理由是
(4)已知F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又知F的密度为9.00g·cm-3,则晶胞边长为 ;FEC4常作电镀液,其中EC42-的空间构型是 ,其中E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5)F的一种氯化物晶胞体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
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1)溴乙烷 → 乙醇
(2)甲苯 → TNT
(3)乙醇→乙醛
(4)乙醛 +银氨溶液→
(5)氯乙烯→聚氯乙烯
芳香族化合物A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1 mol C与Na完全反应生成1 mol H2,若l mol C与NaHCO3完全反应,也产生l mol气体,E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D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与C取代基位置相同,既能与FeCl3溶液显色、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即可)
植物精油具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等药物功用。从樟科植物枝叶中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
丙:分子式C16H14O2
(1)甲、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经下列过程甲可转化为乙:
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通过下列合成路线由乙可得到丙(部分反应产物略去)
已知:
①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乙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化合物是二取代苯
b,分子中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1:2:2:1: 2
c.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④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1
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
(1)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0~1min | B.1~3min | C.3~8min | D.8~11min |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___,曲线I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___。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写序号)。
(3)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