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s)+O2(g) = CO2(g) ΔH=-393.5 kJ·mol-1
2H2(g)+O2(g) = 2H2O(g) ΔH=-483.6 kJ·mol-1
现有0.2 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气、固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 kJ热量,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 B.1:2 | C.2:3 | D.3:2 |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
A.甲烷和乙烯 | B.甲烷和丙烯 | C.乙烷和乙烯 | D.乙烷和丙烯 |
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 B.乙烯和氯气反应 |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 D.乙烷和氯化氢反应 |
要检验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滴加溴水 |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
D.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
下列有关煤和石油的加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 |
B.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等工艺可获取芳香烃 |
C.石油的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
D.石油的裂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不饱和烯烃 |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称取一定质量的NaCl,用纸槽小心地加入到容量瓶中,然后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加入容量瓶中,配制准确浓度的NaCl溶液 |
B.实验室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 乙烯的某些化学性质 |
C.用足量的稀盐酸与MnO2在加热条件下,可制得氯气 |
D.用澄清的石灰水溶液来区别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