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为研究剪秋罗叶形遗传,做了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回答(相应基因用B、b表示):
(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剪秋罗叶形的遗传不属于细胞质遗传,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根据第3组,可以断定_________为显性性状,且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X、常)染色体上,雄株中宽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进行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应为_________。
(4)出现第2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试写出其遗传图解:
(5)为进一步证明(4)的结论,某课外小组决定对剪秋罗种群进行调查。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__________(表现型)的剪秋罗,则上述假设成立。
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为过程,图乙为的结构示意图
(2)RNA有三种分别是、、。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ACG则转录出该密码子的基因模板链对应的碱基是。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和两个过程;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两种方式和。
如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
(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制备固定化藻菌细胞的流程,试图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氮。试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主要原因是经过长期_________,曝气池污泥中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本实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固定化小球的直径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污水与固定化细胞的物质交换
B固定化小球的直径越大小球藻接收的光照量越大,除氮效果越好
C固定化小球所用的海藻酸钠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污水中有机物与固定化细胞的接触
D固定化小球所用的海藻酸钠浓度不能过低,否则会造成包埋细胞过少
(3)下图所示为不同浓度的固定化藻菌小球对模拟污水中N元素去除效果关系曲线,图中比例代表固定化藻菌小球体积与污水体积,如“…◆…1:9”代表l体积小球与9体积模拟污水混合液。试回答:
①研究中“空白实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空白实验”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最佳的小球浓度是V球:V水=_______。
③要证明固定化藻菌比藻菌混合液净化N的能力强,主要实验思路是利用一定量的固定化藻菌小球和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处理等量的模拟污水,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科学家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氨基酸后,对葡萄糖异构酶基因进行体外定点诱变,以脯氨酸138替代甘氨酸138,含突变体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突变型葡萄糖异构酶比野生型的最适反应温度提高10~12 ℃,酶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1) 对葡萄糖异构酶进行定点诱变的过程体现了______________和基因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综合运用。
(2) 1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组成至少要包括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____________。
(3) 目的基因经过体外定点诱变后,为了提高其导入大肠杆菌的成功率,通常先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
(4) 工业生产上为了充分利用葡萄糖异构酶,常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使用此技术的优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5) 与正常基因相比,经过定点突变后的基因中发生了___ _____对碱基的替换。
如图,甲为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机理模式图。图乙为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结果。分析回答:
(1)图甲中,“生物效应”中涉及到的细胞器有。
(2)胰岛素降血糖的生物效应除图示过程外,还表现在促进,抑制。
(3)图乙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方面的变化,相同点是:,不同点是:。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4)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甲中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