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______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 ,导致 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某同学尝试用罐头瓶制作果酒,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 ,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 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 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4)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酵母菌与杂菌之间存在 关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 不利于杂菌的生长。
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单位/(μ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如果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环境,一段时间后,________幼苗先死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①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4% O2和50% O2,丙组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幼苗应生长良好且长势一致;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l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_______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___________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_____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图甲、乙是某种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_阶段。
(2)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其中①和②是一对_______________,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阶段。
(3)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确,则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下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期。当突变时,细胞由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4、8 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结果如上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上图-3所示。
分析讨论:
a.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
b.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如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据图回答:
(1)A是,E在动物内是指。
(2)F是,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了它以外,细胞中的脂质还包括和
等。
(3)C的通式是。
(4)D是,H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