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反应(1)→(4),可以判断下列4个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⑴Cl2+2KI=2KCl+I2;⑵2FeCl2+Cl2=2FeCl3
⑶2FeCl3+2HI=2FeCl2+2HCl+I2;⑷H2S+I2=S+2HI;

A.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S>I2
D.Cl2>I2>Fe3>S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不正确的是()

A.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固定相
B.重结晶时,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往海带灰的浸泡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以保证I完全氧化为I2
D.将3~4个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元素

在压强为2.20×104 kPa、温度达到374℃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水可将CO2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这就是“水热反应”,生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火力发电厂可望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能源物质
D.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热反应”制取能源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9.0级特大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铯—137和钚—239等。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铯—137则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钚—239的半衰期达到2.41万年,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硼酸具有阻止反应堆内核分裂,降低反应堆温度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239的质子数为239 B.氢氧化铯的碱性比氢氧化钾强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D.硼酸的酸性比铝酸(氢氧化铝)弱

2011年1月14日,我国材料科学的一代宗师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主要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高 B.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C.合金的机械性能一般比组分金属好 D.合金不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零下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玻璃态水变成冰发生化学变化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与冰的化学性质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