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演讲并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亿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货欲债务。中国的这些举措获得了国际杜会的高度评价,习近平的演讲多次被现场的热烈掌产打断。
与此同时,也有小部分人认为,中国自己还有很多贫困人口.中国是不是在“穷大方”?对此《人民日报》载文指山,免债是大国经常做的事.中国不该缺位.良好的国家形象会使中资企业在国际上受到更大的欢迎。中国免除债务使得受援国投资环境得以改善,国家和地区局势也随经济发展趋于稳定,长远看也有利于中国与受援国进行经贸合作。2014年中国免除35个非洲国家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但收获了708亿美元的大单。中国确实还有很多贫困人口.不过我们自己的扶贫工作并没有耽搁。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的举措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举措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必然要求并带来文化兴盛和繁荣。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怎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在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触动了国人的情感,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很多人表示,“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人物感动中国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材料回答28—29题。
(1)从文化的力量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角度,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中央号召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焕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根据材料回答26—27题。
(1)请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2)简要说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奥运火炬在珠峰熊熊燃烧,这是奥运历史上圣火第一次登顶珠峰。为克服生活的登顶中的不利因素,火炬设计者全面考虑各种条件,创造性地设计出最佳方案;工程师认真研究珠峰地区特殊的地质、气象等状况和规律;试验人员身体力行进行模拟实验和实地实验,以适应珠峰环境,并使火炬技术不断完善。通过各方面专家在研制过程中的齐心协力、倾囊献策、顽强拼搏,最终攻克圣火登顶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在火炬研制过程中参与者是怎样攻克登顶难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