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B、C、D 4种物质,其中A和B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D是气态单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 __。
(2)B在通电条件下生成C和D的体积比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
(3)已知X3+与氖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与C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 __。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甲的化学式为;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小氢、小氦、小锂、小铍、小硼5位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
桌上有7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CaCO3、Na2CO3、NaHCO3、Ca(OH)2、NaOH、CaO、NaCl。
他们提前查资料得知:
NaHCO3溶液与碱反应生成盐:2NaHCO3 +Ca(OH)2="=" CaCO3↓+Na2CO3+ H2O;
Na2CO3、NaHCO3显碱性。
(1)小氢取上述物质中的一种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无色溶液,滴加酚酞无现象。小氢取的物质是。
(2)上述物质中,有一种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小氦在饼干的包装袋里看见过。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锂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浑浊。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两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有种 。
(4)小铍和小硼取Na2CO3固体于三支试管a、b、c中,又取Ca(OH)2固体分别加入上述三支试管,加足量的水振荡,均变浑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接着将上述产物分别过滤,试管a的滤液分装在a1、a2两支试管中,试管b的滤液分装在b1、b2两支试管中,试管c的滤液分装在c1、c2两支试管中。向a1、b1、c1三支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只有c1浑浊;向a2、b2、c2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只有b2有气体产生。请解释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一种气体单质,D是温室气体。
① D的化学式是_____;
② C 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A是一种碱,B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① B的化学式是_____;②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若A是一种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 B、D可能都是单质② B、C可能都是盐 ③ A、D也可能发生反应
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中取出几种,进行混合。已知往碳酸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时发生此反应Na2CO3+HCl="=NaCl" + NaHCO3
(1)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里滴加,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3)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最多有种 。
(4)两种溶液混合后无现象,滴加第三种时马上有气泡产生,第三种物质是。
(5)第一种物质取少量,加入过量的第二种物质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第三种物质,开始无现象,接着有无色气体产生,第二种物质是。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液体、气体、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1)若A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为空气,将固体C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液体A,固体C可能是什么物质?请给出两种不同组合(C为不同类别物质),组合一:_________,化学方程式;组合二: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若 A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C倒入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入试管中,气体B是________,固体C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