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3/4圆周到达B点,则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为________m;位移为______m,方向是______.
照相机(或其他光学元件)所拍摄(或看到)的自然景物,应尽量接近于人眼直接看到的情况.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所以照相机镜头应该使绿光透射强度大于其他单色光,即
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氟化镁透明薄膜,入射光垂直照射。薄膜厚度一定时可起增透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透膜是因为反射光干涉相加强而起增透作用 |
B.此膜对绿光起增透作用,则对红光也一定起增透作用 |
C.当薄膜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能起增透作用 |
D.当薄膜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空气中波长的1/4 时能起增透作用 |
如图1所示,甲图中的圆孔较大,乙图中的圆孔较小,在光屏呈现不了不同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 |
B.甲乙两图的成像原理是不同的 |
C.甲图中的像是圆孔的像 |
D.乙图中的像是蜡烛的像 |
如图11所示,是某学习小组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该小组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且该小组对计算N点速度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N点是第n个点,则vn=gnT | B.N点是第n个点,则vn=g(n-1)T |
C.vn=![]() |
D.vn=![]() |
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斜面上的虚线匀速运动,若图中φ=45°,则
A.物体一定沿虚线向下运动 |
B.物体一定沿虚线向上运动 |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
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O固定,另有两个比荷相等的点电荷A、B分别在点电荷O的电场力作用下沿1、2两轨道运动,其中电荷A沿半径为r的圆周1以速率vA运动;电荷B沿轨道2做椭圆运动,椭圆轨道到O的最远距离为2r,电荷经过椭圆最远点时的速率是vB;两轨道相切于C点(不考虑A、B间的相互作用),则
A.A、B两电荷均带负电 |
B. vA等于vB |
C.两电荷分别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
D. A电荷运动的加速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