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 V,内阻约1 Ω)、电流表(内阻约0.1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U/V |
0 |
0.1 |
0.3 |
0.7 |
1 |
1.5 |
1.7 |
2.3 |
I/A |
0 |
0.02 |
0.06 |
0.16 |
0.22 |
0.34 |
0.46 |
0.52 |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下图中的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3)下图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下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中标出第3、5、7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如图甲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
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
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乙
所示).
(1)若图乙中示波器显示屏上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2.50×10-3 s,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r/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 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cm.(保留3位有效数字)
(9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下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 s.试估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18分).(1)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①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③打1点时,纸带的速度V1=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 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 m/s2)
砝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L(cm) |
6.00 |
7.15 |
8.34 |
9.48 |
10.64 |
11.79 |
①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
砝码质量M与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分)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 A、B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 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如图所示.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 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
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