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量某根金属丝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需要测量长为L的金属丝的直径D.电阻R。
某同学进行如下几步进行测量:
(1)直径测量:该同学把金属丝放于螺旋测微器两测量杆间,测量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 。
(2)欧姆表粗测电阻,他先选择欧姆×10档,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还需进行的步骤是 。
A.换为×1档,重新测量
B.换为×100档,重新测量
C.换为×1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D.换为×100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室提供的滑变阻值为0~20Ω,电流表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为了测量电阻误差较小,且电路便于调节,下列备选电路中,应该选择 。
如图所示电路,K先接通a触点,让电容器充电后再接通b触点.设这时可变电容器电容为C,线圈自感系数为L,
(1)经过多长时间电容 C上电荷第一次释放完?
(2)这段时间内电流如何变化?两端电压如何变化?
(3)在振荡过程中将电容C变小,与振荡有关的物理量中哪些将随之改变?哪些将保持变化?
某高楼顶上吊下一根长绳,现给你一块秒表,一把只有几米长的米尺,一个带钩的重球,你能测出楼高吗?
如图所示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O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像,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 cm.在t=0时刻横波发生器上能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因为显示屏的局部故障,造成从水平位置A到B之间(不包括A、B两处)的波形无法被观察到(故障不影响波在发生器内传播).此后的时间内,观察者看到波形相继传经B、C处,在t=5.5 s时,观察者看到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则:
(1)此波的振幅为_________cm,波长为________cm,波的周期为________s;
(2)t=5.5 s时,质点C的位移;
(3)试画出从振动刚传到C点开始计时的A点的振动图像.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 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 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Δ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
(1)实验所需的器材有: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和复写纸、低压学生电源、小车、砝码、小桶、沙子、细绳、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要用细绳把装沙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
B.平衡摩擦力后,如果改变了小车上砝码的数量,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C.要将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mg当做小车(质量为M)受到的细绳拉力,必须使M≫m |
D.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
(3)某学生保持小车及砝码的质量不变,测得5组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图线.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a(m/s2) |
0.10 |
0.21 |
0.29 |
0.32 |
0.49 |
①该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②该图线的斜率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