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
求证:a2+b2=c2
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
∵S四边形ADCB=SACD+SABC=b2+ab.
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c2+a(b﹣a).
b2+ab=c2+a(b﹣a),  ∴a2+b2=c2

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ABC=90°.
求证:a2+b2=c2
证明: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角形的五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根据实际,决定主要开设A:篮球,B:乒乓球,C:跑步,D:跳绳四种运动项目.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项目,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张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样本中最喜欢B乒乓球项目的人数百分比是,其所在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度。(2)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已知我校新校区有学生1200人,请根据样本估计我校新校区最喜欢A篮球项目的人数是多少?

解方程组:

计算:||.

如图①所示,已知A、B为直线l上两点,点C为直线l上方一动点,连接AC、BC,分别以AC、BC为边向△ABC外作正方形CADF和正方形CBEG,过点D作DD1⊥l于点D1,过点E作EE1⊥l于点E1

(1)如图②,当点E恰好在直线l上时(此时E1与E重合),试说明DD1=AB;
(2)在图①中,当D、E两点都在直线l的上方时,试探求三条线段DD1、EE1、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点E在直线l的下方时,请直接写出三条线段DD1、EE1、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如图所示,已知梯形ABCD中,AD∥BC,且AD<BC,N、M分别为AC、BD的中点,
求证:(1)MN∥BC;(2)MN= (BC-A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