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如下几种阴阳离子:
阳离子 |
Fe3+、Al3+、Fe2+、Ba2+、Na+ |
阴离子 |
Cl-、CO32-、NO3-、SO42-、SiO32- |
现对该废水样品进行以下研究:
Ⅰ.取少量的废水于试管中,观察颜色,嗅气味,与普通水明显不同;
Ⅱ.向试管中滴加浓盐酸,有少量的无色气体生成,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Ⅲ.若向II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Ⅳ.若向II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所得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
(2)写出IV的所得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只写这一个): ;
(3)若将废水中的铁元素完全转化成Fe3+,此时测得c(Fe3+)=1.0×10-2mol·L-1,要想将其转换为Fe(OH)3沉淀而除去,则应调节溶液pH约为 。(已知常温下Fe(OH)3的Ksp=1.0×10-38)
(12分,每空2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沉淀A:沉淀B:
[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_____。
[3]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
48g金属M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能生成________mol 的H2
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A.6 g H2; | B.0.5 mol CO2; | C.1.20×1024个HCl分子; | D.148 g H2SO4; E.92 g乙醇(C2H5OH); F.4 ℃时10 mL水 |
( 10分)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 +4HF(g)SiF4(g)+ 2H2O(g) ΔH =" -148.9" kJ/mol
(1)在地壳深处容易有气体逸出,在地壳浅处容易有沉积。
(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a.2v正(HF)=v逆(H2O) b.v(H2O)=2v(SiF4)
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4)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 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 g/L,在这段时间内HF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氯化铝水溶液呈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写化学式)。实验室在保存AlCl3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以(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c(CH3COO-)(填“ >” 或“=”或“<”)。
(3)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c(CH3COO-) (填“ >” 或“=”或“<”)。
(4)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醋酸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 >” 或“=”或“<”)。
(5)已知0.1 mol·L-1的NaHCO3溶液PH=9,则溶液中c(CO32-)c(OH-) (填“ >” 或“=”或“<”),其溶液显电中性的原因(用离子浓度关系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