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 A.议会主权 | B.人民主权 | C.普选制度 | D.三权分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摘编自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在李贽的时代“无法孕育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和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为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报告发表于( )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恩格斯对某个历史事件曾这样评论:“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此历史事件( )
| A.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
| B.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
| C.推动英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 |
| D.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蓝图 |
下列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观点是( )
| A.“不尚贤,使民不争” |
| B.“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 C.“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19世纪晚期相比较,其新特点是( )
| A.大力拓展和争夺海外市场 | B.借助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
| C.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