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说:对人施行其他侮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出的信息最恰当的是()
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③男女分工明确④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某电视剧出现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达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可能是()
A.汉朝 | B.唐朝 | C.元朝 | D.明朝 |
2011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爱尔兰进行了国事访问,成为自爱尔兰脱离英国统治以来首位访爱的英国君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丽莎白二世行使政府首脑权力 |
B.英国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访爱 |
D.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 |
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A.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 B.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 |
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 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A.社会史观 | B.近代化史观 | C.革命史观 | D.全球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