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辛丑条约》签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中写道: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

A.欧共体各国认识到政治联合才是出路
B.欧共体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实体
C.这可能加剧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D.欧美从此走上了贸易竞争的道路

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准确解读是
①质疑美国“一超独霸”地位
②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欧洲是多极化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④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处于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已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C.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的道路 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

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如图,据表和图,导致下表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提高和下图中苏1980年以后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政策因素分别是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B.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C.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