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在作者看来,当时( )
A.应鼓励追求财富改善民生 | B.应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D.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
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 | 三大改造 | B. | 中苏关系 |
C. | 文化大革命 | D. | "三面红旗" |
"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A. | 《开罗宣言》 | B. | 《大西洋宪章》 |
C. | 《联合国宪章》 | D. | 《马歇尔计划》 |
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
A. | 1924年 |
B. | 1925年 |
C. | 1926年 |
D. | 1927年 |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 | 淞沪会战 | B. | 太原会战 |
C. | 徐州会战 | D. | 武汉会战 |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
A. | 德、日、苏 | B. | 德、意、日 |
C. | 德、苏、奥 | D. | 德、意、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