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 |
| 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 |
| C.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
| D.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 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 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
| C.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 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 B.实行民主共和制 |
| C.议会对总统负责 | D.奉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
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什么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②分权制衡原则③民主原则④消灭种族差别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宪法 |
| C.法国1875宪法 | D.德国1871宪法 |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
|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
|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
|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